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科技的飞速发展,也使不法之徒有了新的犯罪手段。网络诈骗,就是其中突出的一种新犯罪形式。身边的不少老年亲友,不止一次地上当受骗,经济损失惨重,被骗光“养老本钱”的案例举不胜举。为此,打击网络诈骗,成为公安等多个政府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除了媒体宣传,我手机上还隔三岔五地收到警方发来的防诈警示短讯,一些有心的年轻亲友也经常在群里发有关诈骗案例和防诈的微信,提醒长辈们别再上当。 

    前些年,在同辈人的好心鼓动下,我也跟着被骗过一两次,近几年自己变“聪明”,能够比较快地识破“套路”,就没再当过被宰的“羔羊”了。打心底感谢警方和年轻亲友不时发出的警示信息,希望他们继续发下去,直到根绝网络诈骗。尽管我不会再上当,但其他老年朋友难免会被那些花言巧语和小恩小惠哄晕而再次掉进陷阱。

    警示,是为了防患于未然。耳边不时响着警报,就不容易掉进陷阱。当然,警示不光是防诈的,涉及方方面面。极端天气袭来、频发事故路段、建筑施工现场,乃至地面湿滑,相关方面都会发出各种形式的警示。我坚持撰写公众号文章,从《我和我年轻的痴呆老伴儿》到《相伴散记》,则是警示人们,接受我的教训,注意自身和身边老人的微小“异常”,及时到医院检查,尽早确诊、介入,以控制病情的发展速度,不要拖到中重度再后悔。阿尔茨海默症,实在太可怕啦!到现在,还没有一种可以有效治愈的药物、方法,全世界都是如此。如果留意各种警示,就会避免许多损失、祸端和惨剧。

 


 

    近年来,出现了一个新名词:警示教育。就是利用一些违法犯纪的案例,向特定人群宣讲党纪政纪、国法,提醒他们持守本心,以人为鉴,不要逾越红线。否则就可能身败名裂、锒铛入狱,甚至牵累家人。其实,早在上世纪50年代初,中央就已经开始进行这种警示教育了,最震撼的就是,“借用”刘青山、张子善两个“老革命”的人头,向全党,向刚刚“进城赶考”的新掌权人们发出明确的警号。两声枪响,使一些人悬崖勒马,使更多人萌生“不想”“不敢”意识。

    用真实的案例进行警示教育,效果要比空泛宣读条文有效得多。无论防诈骗、防事故、防跌倒,等等,用案例说话都最有效。我写的那些文章,记述的就是我老伴儿发病、发展的真实情况,借此警示更多人。不少朋友从中受到了启发并付诸行动,带着亲人前往医院。

    违纪犯法警示教育,更应该用案例说话。真人的违纪犯法轨迹,可以警醒世人,当然最具有震慑力的,还是那些严厉的惩处措施。其实,惩处只是手段,救人才是目的。只要罪不至死,无论刑事还是纪律处分,对于犯事人都是挽救,就像一服服猛药,可以促其吸取教训,洗心革面,重新做人。对于更多人来说,那些举措,包括处死,则像一声声响雷,可以惊醒懵懂,促人持守初心,以前车为鉴,不重蹈覆辙。如果一个单位不断有人“出事”,不断有人被处分,但领导因为不愿家丑外扬,就不断遮遮掩掩地“打闷包”,只处理人,不公开那些具体事实,就根本起不到警示作用,难免按下葫芦浮起瓢,“状况”接连不断。


 

    几年前,我刚写《我和我年轻的痴呆老伴儿》时,有人曾经好心地劝我不要写,不要外扬家丑、泄露隐私。但我感谢之余,并没听劝,因为我不认为这是什么“家丑”,而是教训,真真实实的教训。写出来,发挥警示作用,可以避免更多的类似悲剧发生。看到不少认识不认识的人,看了我的文章后,对阿尔茨海默症有了新认识,有了新行动,我就觉得很值。后天,我要应邀参加一个有关如何认识和应对阿尔茨海默症的社区活动,向一些普通民众分享我的认识和体会。能为这种下沉到社区的医疗“警示教育”出力,我心甘情愿。

话题:



0

推荐

知足长生

知足长生

112篇文章 4分钟前更新

吴长生,《人民日报》高级编辑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