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生老病死“平等”

    长我4岁的李兄来电话,一是问我老伴儿的近况,二是交流一些老人们的信息。近五六年,李兄一直看着我老伴儿的病情发展,对手术后的改善也特别关心,隔三岔五就要问问。这对我是抚慰也是鼓励。老人们的信息,则是另一个共同的关注,因为我们都七老八十了,同命相连啊。

    李兄通报的都是令人唏嘘的信息:和我同住一栋楼的济国兄和老伴儿一起去了燕郊的一家养老院,他老伴儿中风后丧失了生活自理能力,86岁的他实在照顾不了;久无消息的老同事卢兄,也进养老院了,他痴呆,同室居住的也是一位痴呆老人;还有两位老同事,一位自己得了慢阻肺,很痛苦,一位的老伴儿得了癌症……“都到老、病的年龄了,没办法,只能各自多保重了!”李兄为此深深感慨。

    央视朋友园园微信转发的是一条让人欣喜的视频,说是住院护工费进医保了!全国已经在几十个城市试点,北京在三个区试点,有十多家医院。试点医院的住院病人不用家属陪护、自费雇护工,而是由医院统一安排受过专业培训的护理人员照护,相关费用按国家规定标准计算,医保能报销大部分。不知真假?    

      对这件事,网上已经热议很久了,还有过福建某市施行的具体介绍。但我一直也没得到准确证实。老伴儿的大姐前些时候动腰椎手术,住院近半个月,都是自费雇的护工。护工费差不多相当于她一个月的退休金。而那家医院就在视频列出的“试点区”,属于“试点”的医院。我把这段视频转发给一些朋友求证,回应的都是“没听说”或者“不相信”。

    病人住院,由家属陪护、自费雇护工,是一项令人憎恶的制度,甚至可以用残忍来形容。对于一般城市工薪家庭来说,“看病贵”中,护工费往往是比医药费更沉重的经济负担;而一个重病人的花费,更足以让一个农民户倾家荡产,其中相当部分是护工费(某些医院不准家属陪护,必须使用医院指定“公司”的护工)。我认识的一位保姆,就因为亲家家一个孩子生大病,使两家拉下了上百万的“饥荒”。

    “人皆生而平等”,是美国《独立宣言》中的不朽名句,但美国立国200多年了,也没能真正实现。在我看来,人啊,只有“生老病死”四件事是平等的,谁都得从娘肚子里出来,没有例外;谁都躲不过生病、变老、归西。尽管由于家庭、环境、社会、种族等不同,人出生后,不仅吃喝住用教乐,得病时、变老后、身后事,都存在很多很多的不平等,不同人享受截然不同的“待遇”,有的甚至是天壤之别,但谁也不会永远不病、不老、不死。生老病死,人人平等。

    护工费进医保,是亿万民众的热切期盼。愿没享受“自费雇护工”待遇的人,能多想想老百姓的难处,多听听老百姓的呼声,尽快推行这一德政。不能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话题:



0

推荐

知足长生

知足长生

89篇文章 47分钟前更新

吴长生,《人民日报》高级编辑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