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一场夜雨,扫去了多日的闷热。清晨,拉老伴儿外出走步,发现流淌的雨水竟推着落地的槐花,勾出了一幅奇妙的“地画”。我驻足拍照,老伴儿也看着那大自然的杰作憨笑。

      今天7.1,特地给老伴儿穿了条红花裙子,以表达我们两个退休老党员的祝贺。

      但现实并不是都像“地画”、红花绿叶那般美妙,最近我就不断在为养老的事情纠结,一是怎么养老?二是去哪儿养老?

      由于我们这代人基本都是独生子女户,按传统的“养儿防老”路子是根本不行了,别说不住在一起(有些在国外、外地),就是住在一起,独生的中年儿子(女儿)正是忙事业的时候,而且“下有小”,作为老的,岂能再给他们添麻烦?养老要靠自己。至于第二点,国家早有定论了,95%以上老人要居家养老,因为现有的床位连5%的人都满足不了。况且,条件好些的养老院,在北京,连机关、事业单位中等收入的退休人员都住不起,更别说企业的退休职工了。我的退休金属于中等偏上,重度痴呆的老伴儿退休金比较低,我俩加在一起,还不够她一个人一个月的费用(两到三万)。于是居家养老,几乎成为工薪阶层退休老人唯一的“选择”。

      也是基于这种现实,中央把居家养老摆到了极其重要的位置,接连发文件、出政策、做指示,推动与居家养老相关的各项事业发展。电视、网络也把“居家养老”早就炒成了热词。

      可是与顶层高度重视、媒体高频报道相比,老人们总有雷声大雨点小”“说的多落实少的感觉。尤其是有高龄、失能失智老人的家庭感觉尤甚。

      以我居住的金台社区为例,近四十栋居民楼、近三千住户中,60岁以上老人有2000多,超过80的有近400,老龄化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我知道入住养老院的大概有二三十位,而近一半是去了河北的某家,其中有的是卖了住房;其余都还在家里“居”着。因此近年来社区一直把居家养老服务作为一项重要事项推进,但社区工作人员少(仅10人)、任务重、财力弱,自身根本无力承担相关服务,于是就想方设法引进第三方在我区设立居家养老服务机构。经过不懈的努力,泰康之家在这里建立了联络点,相邻一个社区的养老服务驿站也承诺提供一些服务。但还是远水不解近渴。不承担日常服务的联络站,几个人的养老服务驿站,根本拉不动几千人的“大车”!老人们的许多实际困难,迟迟得不到解决。

       一年前,我曾经在一篇文章里说,我们许多老人,习惯以老眼光看新形势,甚至留恋单位全包的旧时光。那时,许多事情都压给了单位,形成了单位办社会的格局。由此,人们养成了对单位的强烈依靠性。改革开放以后,这些办社会的重担逐步从单位剥离。像入托、上学、看病等以往靠单位的事情,早已经不靠了;同样,居家养老也不能靠单位。但不靠,不等于与其无关、完全不管。因为应对老龄化,是全国全社会的大事,所有人、所有单位都不能置身事外。人,是社会的人;单位,也处于社会之中。尤其是在一个单位的退休人员大量聚居的社区,单位是不能不管的。

     怎么管?不是大包大揽,而是尽可能地助力。盘活那些闲置资源,积极协助地方尤其是社区解决居家养老的各种问题,支持所在社区为老人们(也是本单位的退休老人)创造理想的健康生活条件。例如,社区引进第三方开展居家养老服务,缺少场地,单位就应该视情帮助解决,宁可让那些空置多年的大量房屋继续闲着也不出手支持,恐怕是怎么也说不过去的。利用现有资源、激活闲置资源,为有需要的本单位老人们解燃眉之急,既是有大局观的体现,也是应尽的社会责任和义务。

      对居家养老事业的态度,就是对中央重大决策和重大部署的态度。决不能等闲视之。一些人不是总把“政治站位”挂在嘴边嘛,那就实实在在地站得高一些,以宣传中央最新精神、报道先进经验为主要职责的单位,在行动方面理应也走在前头。

       谁都有老的时候,需要换位思考啊。

 

话题:



0

推荐

知足长生

知足长生

49篇文章 8天前更新

吴长生,《人民日报》高级编辑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