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新的一年。有什么特别吗?有,生于1954年的老伴儿,70周岁啦;1954年制定、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也整整70年了。
从1949年到1976年出生的人,不少名字带有很鲜明的时代特点,一一与一些大事件相对应:解放、建国、援朝、跃进、文革。宪法也不例外,我认识的人中就至少有三位(1954年出生)的名字里有“宪”字,其中一位直接就叫“宪法”。
老伴儿的父母比较老派,虽然小女儿也生于1954年,但他们没“紧跟形势”,而是延续前面的两个女孩,给她起了带斜玉旁的“琼”字;文革中也没改,一直叫了70年。同年诞生的《宪法》也没改名,没像文革中各级政府机关被改叫“革命委员会”那样被改成“人民革命法”“无产阶级专政法”之类;尽管几十年中,它修改了很多次,但也只是增删、修改部分内容,名字则始终没改。
没被改名,并不等于说《宪法》一直在履行着应有的神圣职责。这部治国的根本大法,也曾经遭遇被无情践踏的厄运。最典型的事例是,文革高潮中,国家主席刘少奇被揪斗、遭殴打时,他手持《宪法》严词抗争道:“你们怎么对待我个人,这无关紧要,但我要捍卫国家主席的尊严。谁罢免了我国家主席?要审判,也要通过人民代表大会。我个人也是一个公民,宪法保障每一个公民的人身权利不受侵犯,破坏宪法的人是要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的!”但这愤怒的抗议难以抵挡极度的疯狂,彼时崇高的《宪法》已经被视为泥地上的草芥了。直到1969年11月,刘少奇孤独地在河南开封离世,他也没被依法罢免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的职务。而在这一年之前,江青、张春桥居然特意选择在11月24日,刘少秋70岁生日当天,指使人通知他被“永远开除党籍”。人妖颠倒年月,《宪法》保护不了国家主席,也没能保护千千万万受批斗、殴打甚至残害的普通公民。
也是在文革极左肆虐狂潮中,1975年,《宪法》进行了一次修改。由于这次修改的指导思想是以阶级斗争为纲,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一方面,《宪法》被删去了许多重要内容,例如,不再设置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职位;取消了“公民在法律上一律平等”的规定等。另一方面,它把“文化大革命”合法化,肯定对民主粗暴破坏的种种做法,明确“大鸣、大放、大辩论、大字报,是人民群众创造的社会主义革命的新形式”。这等于从法律层面,承认了肆意侵犯、剥夺人权的合法性。在特定背景下,《宪法》变成了任人随意揉捏的面团。
是1978年底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一举拨正共和国巨轮的航向,恢复了《宪法》应有的崇高地位,也从此扭转了亿万民众的命运。而后,随着刘少奇的平反昭雪,那本印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国家主席曾经用来抗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被收藏进了刘少奇同志纪念馆。
不应忘记它,也不应忽视它,因为它承载着光荣,也背负着一段至暗的历史。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