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后”“年前”
俗话说“过了腊八就是年”。今天腊月十五,离“年”越来越近。
“年前”,又赶上老伴儿的手术之后,虽然挡了一些驾,但没能拦住侄子、侄女夫妇和一些朋友。近几天除了回北京总部开“年会”的儿子,家里有点儿“人来人往”的热闹气氛。大家都为老伴儿的改善而高兴。
昨天,上下午又来了两位。上午是小朋友小吴来家探望,她也是进京开“年会”的;下午是老同学小傅,说是要来看老伴儿手术后的“奇迹”。都是熟人,老伴儿一直笑呵呵的,不时给出点儿“惊喜”。
小吴、小傅,都是几十年前的称谓,一直没改口,一位从20多叫到50多,一位从30出头叫到70出头。这好像是报社的一个老传统,有些人都80多岁了,还有人叫他“小某”。无论是“老”还是“小”,都比称官衔顺耳,听着就亲切。
来我家,老伴儿自然是第一话题,手术后改善的点点滴滴,朋友们都密切关注,为之鼓掌。除此之外,还在职的小吴,也讲些单位的人和事,虽然我住在报社大院里,北窗外几十米就是编辑部办公楼,但那些人和事,都离我很遥远,很陌生,也很淡漠了。小傅,四十多年一起进这个大院的老同学,送来了特别的稀罕物:藏乌梨。这是投我所好,因为她知道我在西藏呆了十多年,有着特别的西藏情结。可尽管在雪域高原生活了那么长时间,还是记者,可这“藏乌梨”,我从来没见过,听都没听说过。微信问了也在西藏工作生活多年的小飞夫妇,同样是没见过也没听说过。外表乌黑,像土地雷,内里却雪白细嫩,又甜又脆。真稀罕!感谢小傅让我开了眼界,为过年添了一样有特别意义的美食。(网上的资料说,藏乌梨产于四川甘孜、西藏林芝和云南。不知为什么藏乌梨的宣传页上,安排了一位身着新疆服饰的小姑娘?)
只身在北京工作的小王,还没决定回不回安徽老家过年。但由于“年”近了,今天的“年话”明显增多。我告诉她,已经开始准备年货,下单网购了醪糟和年糕坨等。她说,是该准备了,但现在“过年”的味儿越来越淡,因为过去只有过年时才吃些好的,而现在平时吃的都像以前过年一样。我说起小时候家里长辈提前准备过年吃食的情况:祖父亲自做三样菜,米粉肉、酥鱼和肉皮冻;家母要炸些香酥排叉、鸡蛋牛奶套环,一咸一甜。小王说在他们老家,粉蒸肉、年糕等都不是买,而是自己做,年年都要做,还要自己磨浆、做米粉……我还讲了小时候看家里的阿姨自己做馅、摇元宵的全过程,并说那时有个调侃的段子:“老外”拿着放大镜研究北京的元宵馅是怎么放进去的?老伴儿突然咯咯地笑出声来。小王说,大姐肯定听懂啦!
10点多,小王陪老伴儿在屋里走步。走到晾台门口时,她指着放在晾台的水果、蔬菜等说,这儿要收拾一下。小王说,晾台温度低些,不容易坏,摆放不乱,不需要收拾。她没再说什么。而昨天走在那里时,小王让老伴儿挺起腰板,她马上挺直,然后又突然双手倒背哈下腰说:我还没成这样。走步回家后,小王大笑着告诉我这一情景,把我也逗乐了。
0
推荐